课改对比说明

公共科目(备注:共4门科目,必考4门,选考0门)

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学分 考试类型
118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必考
0359 英语(二) 14 必考
118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必考
1504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必考

专业科目(备注:共14门科目,必考8门,选考6门)

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学分 考试类型
0629 中国古代文学史(一) 7 必考
0628 中国古代文学史(二) 7 必考
0375 语言学概论 6 必考
0205 美学 6 必考
0615 外国文学史 6 必考
0404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4 选考
0193 鲁迅研究 4 选考
0016 比较文学 4 选考
0416 中国现代文学史 5 选考
0630 中国文化概论 5 必考
0047 杜甫研究 4 选考
0049 俄语(二) 14 必考
0244 日语(二) 14 必考
0415 中国文学批评史 4 选考

专业说明:

自2008年10月起,公共政治课程调整为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”和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”两门课程。 在原专业计划中通过的“毛泽东思想概论”可以顶替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”课程;在原专业计划中通过的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”可以顶替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”课程。 加分政策:课程总成绩=网络助学过程性考核成绩×30%+笔试统考成绩×70%,笔试成绩最低43分即可及格。汉语言文学(所有科目都可以加分,除了俄语(二)和日语(二)不可以加分) 思想政治课程: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、英语(二) 专业核心课:美学、语言学概论、中国现代文学史、外国文学史、中国古代文学史(二)、中国古代文学史(一)、中国文化概论、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不考英语(二)替换课程:杜甫研究、鲁迅研究、中国文学批评史、比较文学 论文/毕业设计: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

毕业学分要求 : 66

公共科目(备注:共4门科目)

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学分 考试类型
13000 英语(专升本) 7 选考
150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必考
1504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必考
1504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必考

专业科目(备注:共13门科目)

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学分 考试类型
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(二) 7 必考
00541 语言学概论 6 必考
00037 美学 6 必考
00540 外国文学史 6 必考
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6 必考
0081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4 必考
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(一) 7 必考
00815 西方文论选读 4 选考
00536 古代汉语 8 必考
13426 当代文学思潮专题 4 选考
10196 汉语言文学(本科)毕业论文 0 必考
14287 唐宋诗词专题 5 选考
10396 比较文学研究 5 选考

毕业学分要求 : 73